欢迎来到梓源教育 苏州成人教育,苏州成人高考,苏州自学考试网站!今天是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梓源教育 苏州成人教育,苏州成人高考,苏州自学考试
  • 网址:http://www.szzygs.com
  • 客服热线:15850166872
  • 地址:苏州市南环路汇邻广场19楼1919室
笔试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笔试专栏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日期:2016/6/3 16:32:16  字体:+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概述
  哲学是和人们的 观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观,或者说,哲学是 观的理论体系。
  所谓 观,就是人们对整个 以及人与 关系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关于整个 的本质、存在方式以及人和 关系的根本问题。
  哲学既是 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 和改造 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1) 个也是 重要的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 性,谁为第二性。这里所谓的 性与第二性,包括时间上的谁先谁后;发生上的谁为本原,谁为派生物;因果上的谁决定谁;内容上的谁反映谁。对于思维与存在谁为 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标准。
  凡是承认物质 性、精神第二性,认为物质是 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哲学;凡是主张精神 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 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 万物的本原,认为 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 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 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宗教神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比较粗糙的形式,它宣扬世上万物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统治的,其所谓的神或上帝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客观精神本体。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 万物的本原,认为 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如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 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唯我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表现,它主张“我”就是 的存在,就是一切,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存在。
  哲学史上各种各样的哲学家、哲学流派无不公开或不公开地或者主张物质 性、意识第二性,或者主张精神 性、物质第二性,由此形成了哲学上界限分明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2)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也就是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 、 是否可知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 知论的标准。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 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 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 的可能性的,就是 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归根到底,是 的本原或 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还有 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包括: 上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是变化发展的,还是静止不变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为什么会变化发展、如何变化发展等。这个问题是关于 的存在方式、 “怎么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认为 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因而主张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待 。形而上学认为 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包含了矛盾,因而主张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 。
 经典真题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 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 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单选)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物主义                                           D。客观唯物主义
  【答案】B。
  二、物质和意识
  意识与物质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劳动这一 基本的实践活动,带来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分化。另一方面,意识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物质 能动的反映和改造。
  (一)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 、范围 广的范畴;第二,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看,物质的 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能够被人感觉到的。
  经典真题
  (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单选)
  A。精神                  B。联系                  C。物质                    D。矛盾
  【答案】C。
  1.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运动与物质是 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 设想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是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 的;而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不改变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关系或保持质的稳定。但是,事物即使没有进行这种形式的运动,也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即使相对于这一参考系没有改变位置关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也在改变位置关系;即使它的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量的规定性也在变化。由此可见,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重要: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二)意识
  1.意识的含义及起源
  (1)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意识的含义,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人类对 的认识;“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等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制、自强、自信等精神状态。
 
  (2)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 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科学研究表明,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都能接受其他事物的作用并在自己身上留下这种作用的痕迹。物质的反映特性是随着物质结构的日益复杂而不断发展的,人类意识就是这一漫长发展过程的 后成果。从 原始的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觉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觉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意识 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性的劳动。 先,劳动使抽象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其次,劳动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得了抽象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大大加快了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再次,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猿脑转变为人脑并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 的主观反映。意识的这一本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其次,意识是对客观 的主观映象。
  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要表现为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的所有形式都是人的主观 特有的,但无论哪一种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客观物质 ,都是人与 及其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外部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情感是对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则是对人与自身行动之间关系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 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也是客观 的反映,只不过它们是对客观 的歪曲反映。
  经典真题
  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持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下面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意识是物质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有时不受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
  D。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ABD。
  (三) 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建立了科学的物质范畴,并把 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从而科学地论述了 的物质统一性。
   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 观和方法论。它告诉我们,我们依赖着、思考着和改造着的 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 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客观的原因和规律,而统一的物质 又是无限多样的。因此,我们在认识 和改造 的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必须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去行动,而不能仅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需要和想象出发去虚构事物,盲目地行动。只有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做到求实“是”,说实话,办实事,才能搞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经典真题
  (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 观和方法论。(单选)
  A。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律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案】D。
  三、唯物辩证法
  (一) 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普遍性,一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层次和环节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内部结构和内部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二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其存在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各种联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主要联系。
  2.系统观
  事物的普遍联系决定了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要求我们,在认识 和改造 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相互联系的原则。
 任何事物,不论其规模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政党、军队、工厂、学校等,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影响系统整体性质和功能的,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素的质和量,二是结构的合理与否,三是环境的好与坏。其中的结构是否合理,对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决定的作用。比方说,能不能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决定了企业的效益。
  (二) 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
  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
  新生事物是 战胜的,这是由新生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新生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二,新事物有着旧事物 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克服了旧事物落后、消极的因素,吸取了旧事物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内容,因而它总是 加适合于新的环境,具有 加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然,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经过曲折的过程。
  所谓新事物,亦称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着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是指已经失去其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以它出现的时间早晚、形式的新奇与否为标准, 不能以它表面上是否完善或强大为依据,而应该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否获得或正在获得存在的客观根据。
 
 2.规律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是复杂多样的,按照其作用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 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其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①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②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每一种质都有相应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④量和质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一旦失去,事物就不存在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量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质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结合和规定,使质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量变的表现形式有单纯数量的增减,也有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方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质变的表现形式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前者是通过矛盾双方剧烈的外部冲突而实现的,后者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丧失而实现的。事物的变化有没有 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定向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质变;量变的积累方向还规定了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的积累方向还规定了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了道路,既巩固了以往量变的成果,又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所以,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开始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次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即事物全局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个别部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质变过程是一个新质因素不断扩张,直到占领全局的过程,具有量的特征。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既不能满足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要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必须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做起。那种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指望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四、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
  1.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与唯物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地揭示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就是说,认识是主体以观念的形式去反映和再现客体的状况和规律,而不是主体意识的任意创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就是说,认识是主体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来完成的反映。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客体存在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前提,客体的状况制约了主体的认识结果。在认识活动中,客体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提供者,主体是客体信息的获取者、加工者和组织者。因此,主体认识的指向和内容,归根到底都是由客体规定的。在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中,主体的选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选择,就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条件,来选择反映对象、反映方式和反映手段。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是认识的 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主观认识,它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反映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只有正确的反映才是真理。所以,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
  真理具有客观性。所谓真理的客观性, 先是指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中不包含主观任意的成分。其次,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在实践当中得到检验,而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认识,当然也具有主观的形式。但是,使一种认识成为真理的,并不是它的主观形式,而是它所包含的客观内容以及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承不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会相应地肯定真理的一元论。尽管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以及认知结构和实践能力的不同,对同一客体往往会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但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真理。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对同一对象来说, 能出现几个彼此矛盾而又都与之相符的认识结论。当然,真理的一元论并不否认真理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不否认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
  2.真理的辩证发展
  真理的 性通常又称作 真理,是指真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因而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能被推翻,这是 的、无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承认了 真理。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无限的,因而真理是无限发展的,每一个新的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 的接近,这是 的、无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 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 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真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它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认识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 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并没有穷尽对 上所有事物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承认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其二是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和近似正确的反映,并不是完全彻底和 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承认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真理的 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或两种不同的属性。任何真理都既具有 性又具有相对性,都是 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承认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坚持真理的 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统一起来。我们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随着客观形势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经典真题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人们在任何特定历史条件下都不能获得真正的真理,真理是 知的。(    )(判断)
  【答案】×。
  五、历史唯物论
  (一)社会的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或文化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1.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经济结构是整个社会的 基本的结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及其他结构都是从经济结构派生出来的。而在经济结构中,生产力又是生产关系的根基。
  (1)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十分复杂,包括进入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外,生产力系统还包括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等。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但是它可以通过与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结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①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劳动者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手段,其中 重要的是生产工具。除了生产工具,劳动资料还包括动力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贮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等。
  ②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已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对象,如钢材、棉纱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构成了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③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实际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无论是劳动资料,还是劳动对象,如果不同劳动者相结合,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利益关系,即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诸多方面和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
  ①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体系中各处于何种地位,彼此间怎样交换劳动和产品;产品分配和消费关
系是指人们分配和消费劳动产品的方式和比例关系。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并和后者一起决定了分配和消费关系。
  ②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其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过来,交换的扩大、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变动,又会影响和改变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由此可见,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十分慎重并全面考虑。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为标志,可以把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都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都属于这一类型。
 
(3)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不同的大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由此可见,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标准,是看某个社会集团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否能够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
  但是阶级并不是 存在的,而只是一种历史现象。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的消灭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这就使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变得没有必要;二是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这就使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变得没有可能。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一般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
  (1)唯物与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它们谁为 性、谁为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 标准。凡是主张社会存在 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与此相反的历史观就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精神的力量当作社会历史的本原,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天命观或宿命论)把某种 自然 社会的神秘精神当作决定社会存在发展的力量,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则是这种神秘力量在人间的代表;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则把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主观的思想动机、个人意志当作决定社会存在发展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 次唯物辩证地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
  经典真题
  下列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是(    )。(多选)
  A。英雄造时势                                               B。时势造英雄
  C。自我意识是人类历史创造者和主体             D。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答案】BD。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意识的本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的产生和存在、内容和发展,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前提。第二,社会存在规定了社会意识的内容。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第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有阶级性。
  ②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
   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其次,社会意识有自己独特的矛盾体系和发展规律。 后,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不完全同步的。但是,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如何批判地继承先前的思想成就,归根到底取决于现实需要和当代思想家们的社会地位及其利益;社会意识内部矛盾的解决,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因此,落后的意识 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失之后 地存在下去;先进理论的提出也只有在社会存在已经具备了必需的条件时才有可能,并且先进理论对未来的预见只能是粗略的、大概的。
  ③社会意识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说,社会意识能够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社会存在。
  (三)人的本质、作用和全面发展
  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能离开人的。从社会的构成来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历史的前提;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社会关系;社会大系统的各个层次和要素都是人的活动的产物。从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历史变迁的动力来源于人的社会活动, 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历史的实际进程及其发展阶段是人的活动的展开过程和结果;历史的规律就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是人的自觉活动原规律。正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把社会历史看作人的自觉活动过程。
  2.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现实的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差别以及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判别规定了人的身份,造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本质。
  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是多重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结点。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等,共同塑造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但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对人的本质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不同,必将带来人的本质差别;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改变;也必将带来人的本质的变化。所谓抽象的人性、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
 3.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人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人在价值关系中的双重地位决定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即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对于作为主体的自我需要的满足,主要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待遇。当个人的正当需要得到满足,并得到社会公正的待遇时,个人价值就能实现;反之,当个人的正当需要得不到尊重和满足,甚至被剥夺了基本生活的保障时,个人价值就很难实现。
  在价值关系上,人和其他事物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其他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能成为价值客体,不能成为价值主体;而人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人作为价值主体,具有要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特性;人作为价值客体,又具有通过其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他人和自身需要的特性。人的价值的实现,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个人价值,归根到底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 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人的价值,应当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待遇结合起来,并以前者为主要标准。爱因斯坦曾说过:“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人的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出来的,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人的价值 先在于劳动创造并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他向社会索取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有权利得到社会相应的肯定和报偿。与之相对,社会只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满足个人的正当需要,才能使人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社会作出 大的贡献。因此,人的价值的 体现,应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待遇的统一、创造与享受的统一、义务与权利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对立的统一,虽然有主次方面的区分,却 偏废。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商品与货币
  1.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能够满足人(社会)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之间既有联系也有矛盾。联系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矛盾是: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 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样自发地、缓慢地产生出来的。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具体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它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指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它形成价值。
  (3)交换
  商品交换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数量比例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只有当私人劳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时,私人劳动才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资本与剩余价值
 
  1.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因此不是一切货币都是资本,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靠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的 源泉。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可通过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加以说明。
 
  资本总公式描述了资本的流通形式:G—W—G′。它与商品流通公式W—G—W相比存在着以下区别:(1)从流通形式上看,它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均为货币,商品是流通媒介。而商品流通则相反,它是先卖后买,起点和终点均为商品,货币是流通媒介。(2)从流通内容上看,它是为卖而买,目的是使资本家实现货币的增殖即获得剩余价值。而商品流通则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使商品生产者交换使用价值,以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显然,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发生了矛盾:按照价值规律,商品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因此无论是商品流通公式中的G—W过程还是W—G过程,都不会发生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经过G-W-G′的流通之后,发生了增殖。
  这一矛盾显示,货币的价值增殖额即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1)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增殖,等价交换只能改变价值形式而不能使价值量发生变化;(2)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增殖,因为不等价交换只能使买卖双方得失相抵,不会增大整个社会的价值量。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条件,即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因为只有劳动力作为特殊的商品才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 大的价值。
  三、资本的积累与流通
  1.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生产总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种周而复始的生产,就是再生产。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一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如果全部作为资本家的消费基金消费掉,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这是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要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就必须把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显然,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减去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积累额,积累额与总收入的比率是积累率。积累率决定积累规模。积累规模扩大,资本物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客观要求金融资本的积累与实物形式的积累之间保持平衡。
  用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来扩大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的权利,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使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占有别人的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而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偿劳动或产品的权利,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劳动的产品。
  四、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1.利润和平均利润
  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利润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是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它等于预付资本与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平均利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都追求利润 化。这种动机会刺激资本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看,它呈下降趋势。根本原因是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占用的利润量 地减少,也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降低,它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值得一提的是,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只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平均利润率规律就会发挥作用。
 
 2.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创造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这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着三种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当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产业资本就获取了产业利润。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总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同一的,因为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变化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新的作用形式。因为: ,生产价格 终是由价值决定的;第二,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因而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另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影响各部门先进企业仍然获得 额利润。因为平均利润率是整个部门的利润率,而现实中,同一部门的各个企业的个别利润率会由于生产条件、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不同而不同,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企业的利润率将高于平均利润率,从而获得 过平均利润的 额利润。 额利润是 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友  情链  接
职业培训 精品学习网 我要自学网 233网校 英语学习 易考吧 自考学校 高三网 中学语文网 教师人才网 豆丁网 英语教育 3edu教育 自考学校 考研网 招聘网 语文资源网 考试吧 公务员考试网 学科网 中国人才网 中华考试网 中国教育在线 新浪教育 搜狐教育
 
  • 电话咨询

  • 15850166872
  • 梓源教育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877号(三元宾馆旁新财培训中心五楼 梓源教育)